在密爾瓦基機場旁的B級旅店因為冷氣太強一夜難眠,第二天,黑著眼圈開車往南回到芝加哥,繼續第二站白襪球場的探訪行程。進入南芝加哥後,週圍人事物有了明顯的改變,在進駐另一個B級旅店的出入過程中,目測觀察,方圓數哩之內肉眼所及似乎沒有任何其他色人種,雖然早聞此地以黑人為大宗,但這種近乎清一色的現象,還是給了我全新感受,如果不是因為棒球,類似這樣的許多景像我大概永遠沒有機會經歷。其實要能徹底表現那黑白色系衣帽配件套在身上所自然散發出來的狠勁,白襪以此處為家,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
芝加哥不但非常美麗,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棒球城市,位居於此的白襪隊當然也算得上是一個美國棒球歷史上的要角,隊伍創始於1894年,曾在1919年鬧出過黑襪事件,衰了一段時間後,1959年在新頭家Bill Veeck帶領下重回世界大賽,隊史上三度奪得冠軍戒指,比城裡另一頭的那支球隊稍多。最近的一次是2005年,對於季終轉播畫面上Let's Go, Go-Go White Sox戰歌聲中,教練Ozzie Guillén和隊員們興奮親嘴的畫面仍然意印象清晰。
沿著Dan Ryan公路開,U.S. Cellular Field就會出現在路旁。U.S. Cellular Field 是在2004年才冠上的新名,之前原名為 (New) Comiskey Park,它的上一代 The Old Comiskey Park 原座落於馬路對面,已往是一個極富盛名的棒球聖地,蓋得比Fenway Park更早更大,由前白襪頭家Charles Comiskey命名,從1910到1990,壽命八十年,除了一直是白襪隊的家,在1933-50年間也曾是每年黑人聯盟明星賽的舉辦場地,拆除之前是大聯盟球場裡使用的最久的活古蹟,它斷氣後才由波士頓 Fenway Park登上王位,成為最高齡現役球場。期間曾有兩年時間新舊Comiskey球場在35街兩旁屹立共存,之後終於在球迷哀悼惋惜聲中被夷平做停車場,只留下Shoeless Joe和Luke Appling在這裡發生過的故事,與本壘和打擊區的原址記號,供球迷瞻仰憑弔。
白襪也曾經差一點就被搬遷到佛羅里達去了,好險新球場出現,才讓當時球隊高層搬家念頭沒有實踐,拯救了南芝城的棒球。The U.S. Cellular Field (The Cell)於1990年從Old Comiskey Park手中接手成為白襪這些The south siders的新家,成為1973年啟用的KC Royal Stadium後二十年間第一個專為大聯盟比賽所設計建造的棒球場。為撫慰球迷的不捨之情,老球場的許多明顯特徵都被植入新厝 : 拱型窗外牆,淡玫瑰色調,外野沖澡的淋浴間,聲光效果十足的記分板和上面的彩色風車都在新球場再生,連場地用土都是從舊球場直接搬運過來。白襪在1991年4月18日的啟用開幕戰迎戰老虎,結果16比0慘敗,除了失去首勝,連帶把球場第一個保送,第一支安打,二安,三安,全壘打,被剋蛋等等一堆的具紀念意義的紀錄全部拱手讓人,簡直就是一個重傷害的開始。
今天是星期三,跨聯盟之週的第二天,我早早來到球場,恰巧一睹開門出來的老闆Jerry Reinsdorf。賽前的停車場上同樣有為數不少的Tailgating出現,但遠不如Miller Park那麼可觀。從昨天起就看到許多人邊烤肉邊玩一種叫bean bag toss的遊戲,在之前不曾見識,不曉得有什麼特別的典故。斜對著35街的正門前廣場腹地不大,缺少想像中那種殿堂的氣派。進入球場後,四處香味撲鼻,記得曾有食評把這裡的食物說得一無是處,但另一個評鑑卻是極力推崇,可見是人人一張嘴,口味卻是天差地別,隨意來了一根燻腸,嚐起來其實不差。食物攤位都採用像Ozzie & Harold's Stand,Nellies Pivot Pizza,Big Hurt's Pizza,Shoeless Joe's Stand等這種有趣的名稱,讓你馬上知道本地的代表人物是誰。
The Cell有幾項獨特貼心的球迷服務,甚至是大聯盟唯一,比如看球的觀眾入場後可以check in外套或行李,提供給溜出來吃午餐的上班族莫大的方便:D 而如果捨不得把小黃或咪咪獨自留在家裡,球場也有Pet Check可以代為照顧,讓你可以安心擁有幾小時的休閒時光。The Cell夜間賽的開賽時間也獨樹一格,因為連鎖超商7-11為了打廣告,耗資五十萬美元把白襪夜賽原本的7:05pm一律改為7:11pm,企圖讓這個數字深植人心。
五層看台,兩層包廂,本壘後方有300多席的座位被命名為Scout section,提供球迷觀眾職業球探級的觀賽角度。而為了讓最下層座位上方不被遮蔽住,上層看台的最前排必須往後退,使得斜度拉得很大,後排座位又陡又高又遠,喘噓噓爬到上面後可以看到密西根湖,如果遇上有風從湖上往內野吹的日子,那場球肯定會不太好過,球場曾經數度因為風勢太強而把上層看台關閉,以防止球迷發生危險。另一面則是不遠處的芝加哥市中心大樓群,隨處一靠就能飽覽文明景色。本壘後有一間白襪名人堂,展示一些文物相片,包括當年Shoeless Joe Jackson和白襪的合約原稿。
站在高處俯瞰全場,The Cell最明顯的特徵,無非是那座橫躺在一堆廣告招牌中,寬140呎高30呎的超大計分板,使用當時稱得上是尖端科技的37呎SONY JumboTron電子顯示螢幕,可以呈現給現場球迷彩色生動影像,當白襪隊擊出全壘打時,計分板上的風車還會發光,上頭會噴出煙火,就是所謂的 exploding scoreboard。Bill Veeck當年發明這個主意影響可謂深遠,因為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不會噴煙火的計分板了。在計分板下方是一片寬闊的廣場,有販賣部和看台之外,左右各有幾座白襪名人銅像,分別是Minnie Miñoso,Carlton Fisk,Billy Pierce,Charles Comiskey,Luis Aparicio,Nellie Fox,Harold Baines。左邊鐵架搭成的Pontiac FUNDamentals Deck是一個兼具教育與娛樂功能的兒童專用棒球遊樂設施,有教練指導,需帶小孩成人才能入內。
除了險些凍死之外,這場比賽也還算不錯,同樣是主場獲勝的全壘打秀,白襪勝海盜。坐在lower box,覺得螢光流動小販數量驚人,而且美女極多,目不暇給,果然和昨日相較,城市裡略有不同,不過聽說如果你發現你座位四週美女環繞,那你可能已經置身球員眷屬區,比賽中可要多加留意你boo的是誰囉。
白襪球迷對2001年啟用的The Cell還沒來的及張開手臂歡迎慶祝,次年啟用的巴爾的摩金鶯主場Camdan Yards讓他們一比之下覺得自己已經相形失色,批評聲音於是接踵而至,歷年來球場已經啟動數次大規模的改善裝修,增加及更新許多設施和調整場地,現在和當初落成後的版本從照片上看來已經宛若兩地了。稱呼它為新球場,其實也已經過了快二十年,裡裡外外已透露出一絲老氣。整體而言,我覺得 U.S. Cellular Field 是一個五臟俱全但是中規中矩,沒有太多興奮驚奇,但也是絕不能被錯過的地方。
Visited Date: June 18, 2008. 7:11pm
Seat: Sec 118 Row 22 Seat 8
Game: Pirates 2, White Sox 8
WP: M. Buehrle (4-6)
LP: T. Gorzelanny (5-6)
HR: PIT - J. Bautista (7), CWS - C. Quentin (17), B. Anderson (3), T. Hall (1)
同時貼於此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