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中棒球場 (built 1935日據時代)
Tenant: 興農牛隊 Sinon Bulls
Capacity: 10,500人
Dimensions: CF-360ft, RF/LF-310ft


台中,一向被認為是台灣「氣候最佳」的城市,更曾獲得「最愛運動城市」的頭銜,新穎而現代,但是這座位於台中的棒球場,則是目前堪稱棒球場中數一數二舊的古蹟。嚴格來講,它並非職業比賽用地,它是屬於國立體育學院(前身台灣省立體專)校園的一部分,亦是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建物,所以並無法符合一般印象中職業球場的標準。台中棒球場以前為「台灣省立棒球場」,這個創建於日治時代的舊球場,在台灣棒球的發展史上,一直佔有重要的一頁。日治時代由日人折下及延設計,1935年興建完成,佔地約2250 平方公尺,容納觀眾9000人,日治時代稱為「水源地棒球場」。自從職棒開戰後,實施主客場制,台中棒球場繼北高之後成為中華職棒中部的比賽場地。由於當初建造年代的背景環境不同,現在有比賽之日,週圍交通就因無法負荷而癱瘓,附近還有百貨公司,使得散場後情勢更為嚴峻。球場沒有大門,入場是由學校側門進入,一路所見所有東西都是克難式的,攤販式的紀念品販賣區,鐵皮貨櫃屋型的的售票亭,簡陋施工圍籬形成的入口,屈指可數的食物販賣攤,簡陋程度與美國少棒社區球場並無太大差異。球場內較為擁擠,內野無法通外野。外野的全壘打牆是原來六個職棒場地中最低矮的,因此台中球場也被戲稱為「全壘打最多的球場」。目前台中球場的在地球隊為興農集團的牛隊,是一支近年實力和名氣都不錯的勁旅,擁有眾多支持球迷,有”國手大本營”的稱號。


根據鈴木洋史所著的「王貞治百年歸鄉」一書中記載,當初我們所稱的”旅日”全壘打王王貞治先生,在日本巨人隊締造輝煌的年代,曾經兩度造訪位於台中的這個球場。第一次是1965年,在王貞治充滿政治意味的”祖國初體驗”的行程中,於12月8日,穿著便服,在台中球場表演稻草人打法,當時聚集了2萬3千名球迷。第二次是1968年2月,以刺激台灣的棒球運動為目的,隨巨人隊由老板正力亨領巨人全軍到台中進行春訓。在當時巨人職員先來視察時,它仍是一個不符合職棒標準的簡陋球場,於是台灣省教育廳還編列了十萬美金預算將它整頓完善,在當時重籃球鄙野球的時空背景下,真是史無前例。


事實上台中球場的確保有明顯的日據時代的影子,從球場上鳥瞰,貝殼型的特殊造型和日本一些有歷史的球場如出一轍,比如明治神宮球場和甲子園,這樣的造形在其它西方國家並不曾出現。


在偉大球星和歷史背景的加持下,我對這個爛得可以的球場也就不再那麼嫌棄,畢竟它還保有那麼一絲懷舊風情和教育意義。但是這個古蹟也保留的太過完善,數十年來未曾有太多明顯的改進,甚至在它成為職棒比賽場地後,全場觀眾仍舊必須坐在水泥階梯上看球。並非觀眾都得坐得多享受,但為了提升票房,職業運動基本的格局還是應該要建立,否則眼見所及都是隨便,無心,不在乎,那也就無法把球迷從舒適的家中拉到球場,更別想贏得尊重。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看到它重新整裝出發,粉墨登場,賦予這個曾經有光榮歲月的夢田一個嶄新的生命吧!
---------------------------------------------------------------------
Visted Date: October 1, 2004. 6:35pm
Seat: Infield Free Seat
Game: Bears 1, Bulls 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paul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