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m矽谷馬拉松(Silicon Valley Marathon)舉辦於聖荷西市,有人就叫它聖荷西馬拉松,是本市唯一的26.2英哩賽事,名不見經傳,比較像是地區路跑社團舉辦的規模,一向沒有獲得太多跑者青睞,多半是灣區人在捧場,參賽總人數不過數千,全馬也只有八九百人。 對我而言,這是唯一一個車程在半小時以內,算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全馬,在下個月重頭戲來臨前安插這個模擬賽,實在是省錢又安全。


矽谷馬拉松曾經冠了幾個不同贊助商的名字,今年冠上了 Dean Karnazes 之名,上網查了一查,原來他是一個會讓肥胖商人崇拜的偶像,一個事業和健康都獲得成功的超級鐵人,或者可以說他根本不是人。以前我為了想經歷大場面,都是參加大型的都會賽事,因為怕要是跑者寥寥無幾,跑起來也寂寞:D 所以這是我第一個全馬跑者人數低於一千的比賽,從賽前收到的簡易通知和前一天的迷你Expo格局來看,很明顯這不是一個讓人來湊熱鬧的 party,賽前賽後那些活動都不是重點,這是一個只能認真跑步的比賽。

沒有很多人,沒有夾道群眾,沒有助興表演,沒有正妹啦啦隊,沒有搖滾樂,在沒有太多樂趣誘因的情況下,願意來的叔叔都是有練過的,我一直告訴自己這比賽是練習,不要太在意。因為難得當一次local,我前晚於是能獲得較足夠的睡眠,飽餐一頓後從容的隻身開車前往會場,停好車,好整以暇的踱到集合處,由於身處於熟到不能再熟的環境中,焦慮已經完全被親切感所取代,唯一的隱憂是這個陽光谷地日出後的溫度可能太高。

翻開馬拉松指南,每一個週末在全美各地都有大大小小許多的比賽在進行,這些比賽被大致歸類為經典型,都會型,景觀型,越野型,或氣氛歡樂的 party time。許多會用各種主題或特色來吸引跑者報名,而跑者則可能參考幾個項目來選擇參與的比賽,包括網路上跑友們對賽事的評價,活動的歷史,路線的設計,賽道的坡度,交通接泊的安排,贊助商的多寡,獎牌的設計,賽前賽後活動的內容,沿途的補給素質,主辦單位服務的好壞,和市民的反應等。每個主辦單位無不竭盡能力在相關傳媒大作廣告,在Expo中以特殊設計的炫目獎牌,或用充滿體貼創意的活動或服務吸引跑者,畢竟一次比賽報名費就高達美金一百元左右。

一場馬拉松賽進行時會影響一個城市的正常運作,牽涉的公私部門機關頗多,需要可觀的人力物力投入配合,所以從路線的規劃上就可以看出這個城市的誠意與能力,是為了怕麻煩避免擾民而把路線引向一無所有的郊區,在河濱道路,和所謂的國道上湊哩程數; 還是會大方的劃過城市最自豪的核心區域,推銷最有賣點的一面,讓跑者有機會用腳去體驗這個城市的氣氛,和住民產生互動,感受軟硬體的素質。這整個過程產生出來的經驗,便是能否讓參與者沉緬於其中,一再回鍋和傳遞口卑的根據,所以主辦單位每一個轉彎的安排,跑者可都是點滴在心頭啊。

看到台灣各愈來愈多城市紛紛辦起馬拉松,但卻有許多是把跑者引入封閉路線(國道?)的活動,不知跑者可以上面體驗到什麼,對行銷當地有何幫助,可以吸引誰來消費參與,許多主辦單位大概只是為了照一張起跑線前人潮洶湧的照片來消化預算吧,或許在乎成績的菁英或老馬會有興趣參加,但一個欠缺特色,只能埋頭跑步的路線是無法成長為國際級的賽事(雖然大家都號稱是 international),也很難對成就全民體育有貢獻。人口密集,車水馬龍的東京很晚才起步,今年才辦到第三屆,就可以吸引來自日本國內外二十二萬人願意買機票住旅館吃餐館(還有家屬喔)想要擠入東京親身參與(只取三萬五千人),大概是世界第一受歡迎的吧,如何提供平民跑者一個視覺與心靈饗宴,一個美好感動的經驗,如何賣日本,很明顯他們深暗箇中道理。

洛杉磯馬拉松的廣告詞有道 : The L.A. Marathon is more than a race, it's a total community effort, with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at every turn. So, you take care of the running, and we'll take care of you。 當然,不管在哪裡,因為活動對市民產生的不方便而換來吃太飽的批判在所難免,但是一個成功的賽事,以幾個小時的管制和形象經濟等有形無形的效益相比,應該是值得的。

如果有天桃園機場裡走動的滿是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跑者,那就是我們企盼的情景,明春即將來臨的高雄國際馬拉松賽現在讓我滿懷期待。

扯得遠了。矽谷這比賽雖然小,卻反而能透露出溫馨與友善,途經的部份路線也就是我以往週末練習的道路。七點從市中心Adobe building出發,經過萬聖節氣氛濃厚的美麗社區,然後接上沿著小溪的樹林步道,到南方山腳下的Los Gatos高中操場跑道繞一圈後原路折返,總共涵蓋了都市,鄉村,公園,樹林,溪流,湖濱等不同地貌,坡度平坦,每一平方尺的跑者數目令人感到輕鬆愉快,沒有太多費力的閃躲,而沿路管制交通的聖荷西市警察幫跑者打氣加油的表現則獲得大家一致的讚賞。 

為逃出抽筋魔咒,這次把各式秘方鹽片鹽巴梅子粉全部備妥,前半段一路順風有望挑戰PR,但剛出現這個念頭不久隨即在接近中點處爆胎,兩腿都出現新的爆點,苦不堪言,幾番想抬腳都立即被緊縮的小腿馴服,只得乖乖停下來修車,就這麼半跑半走半拐的撐完後十四英哩,到現在當時過程的艱苦還記憶猶新,還幾度望天吶喊,加上日正當中,有一種被釘在牆上的痛苦感覺。奇妙的是,在踩過終點線的那一刻,所有身體的傷痛煙消雲散於瞬間,連腳都不會拐了。

這算的上是個人最慘烈戰役之一,新鞋子造成腳底出現兩個像半個網球大的水泡,新褲子燒檔使得兩腿無法靠攏,真是始料未及。雖然少了周邊餘興節目,風景,志工,補給,交管仍然使整個活動無懈可擊,是一個值得再回來挑戰的賽道, I am doing it again。


sv2
跑者出發後的市區街道 (by tesmitty07)

sv5
會加油的條子成了本活動特色 (by GerryL)
sv1
痛苦指數歸零的前一分鐘 (by tesmitty07)

sv3
從腳底水泡抽出來的

sv4
只能期待下一版了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train for a marathon; but it is even more difficult to not be able to train for a marathon."

- Aaron Douglas Trimble, Runn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paul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