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usch stadium一大早南飛的班機在聖露易絲市Lambert-St. Louis機場降落,換了一個城市,又是另外一種風情,但是短時間灌這麼多異地文化和景物在腦子裡其實根本是來不及消化和適應的。進入downtown,雖是上班時間卻是人車稀少,四處一片寂靜,嗅不到號稱是一個本州最大都會區的味道。在美足公羊隊(Rams)球場Edward Jones Dome四周和密西西比河畔遊蕩片刻後,便從容前往球場旁的地標大拱門Gateway Arch觀光,同時在那裡等待下午1:15開始的比賽。Gateway Arch就像是Fenway旁的Citgo招牌,已經是屬於球場景觀的一部份,如果千里而來而沒有上Arch一探究竟,我也不曉得要怎麼對自己交代。

將近200公尺高的Gateway Arch在這裡大概像是台北的101,從老遠的各個角落和大樓建築間縫隙都可以目擊到它露出一個弧形不銹鋼頭,屹立於密西西比河岸旁至今40餘年,象徵著美國東往西進位置樞紐的歷史地理意義。裡面有拖曳車可以搭乘到頂端,登高瞭望密蘇里州和伊利諾州一望無際的地平線,密西西比河,河上的Eads Bridge,和眼前座落在市區建築物群旁的Busch Stadium。

 

busch2
從飛機上看到密西西比河旁的Gateway Arch 和Busch Stadium

St. Louis算是一個baseball town,當家的紅雀於1882年成軍,一百二十幾年來沒有離開過本市,至今贏得有國聯冠軍錦旗十七面,世界大賽冠軍戒指十枚,足以被稱為常勝軍。我對於這支隊伍一直有很好的印象,除了漂亮的球衣,我頗為欣賞的教頭 Tony La Russa,也是將球探科技化的先驅。陪伴他們的主場至今已達第三代,從1920年起使用的前Sportsman's Park,1966年的接任的第二代球場,到現在使用的新球場,全都一脈相傳改以前東家Gussie Busch的姓氏為名。第二代Busch是一個圓的不能再圓的圈圈,之前在本市美足紅雀隊搬走前也是棒足兩用場地。

就像其他某些城市用新建球場來作為發展都市計劃的起頭一樣,球團和政府換掉二代Busch的新球場重建計劃也有刺激聖露易絲市市中心重生的目的。由於新Busch幾乎是在原址興建,有部份用地與舊球場重疊,為使球季不中斷,工程只好採取漸進方式進行,球季中先蓋一半新的,球季後拆了舊的,騰出空地再完成新球場的剩餘部份工程,而舊球場被夷平之後的那塊空地中間就是2005年電視裡紅襪球員互相抱,電影裡Ben和Lindsey互相抱的所在地。

busch3
從Gateway Arch上看到的 Busch Stadium

新球場有一個漂亮的起頭,啟用的2006年就拿到世界大賽冠軍,第一支全壘打不落外人田,完美的由Pujols出面締造,令人羨慕。紅雀歷史上名人為數不少,如Cy Young,Dennis Eckersley,Orlando Cepeda,Mark McGwire等名號響亮的人物都曾穿過紅雀球衣,他們之中更有四十二位已入主名人堂,足夠讓球隊自己開一間名人堂博物館了,事實上他們的確似乎有計劃在對街舊址上開一間,來表彰歷來的成就和人物,不知道現在出現了沒有。

busch4

新Busch Stadium有一身土紅磚色外牆,外觀樣式復古卻略顯低調。八街上的3號入口是以不遠處的歷史古橋Eads Bridge的橋墩為造型,算是融合地方特色,入口處站著舊Busch搬過來的Stan "The Man" Musial銅像,本壘後方team store入口外廣場圍繞著一列銅像,都是耳熟能詳的紅雀人,如Lou Brock,Bell,Bob Gibson,Dizzy Dean,Ozzie Smith等,三壘側外牆安置了一個紀念前紅雀之聲Jack Buck(1924-2002)的銅像。外野採開放式設計,行經球場的行人可以透過鐵柵欄稍稍窺見內部究竟。

busch1
剛走進球場時,對四處牆上掛著的龍捲風標示吸引住,一問之下,原來本市本來就地處Tornado Valley,風災時常出現,更因為剛啟用的2006年7月,球賽進行中一陣突來的暴風肆虐聖市,把球場吹得滿目瘡痍,數十名觀眾還被飛散的物體擊傷送醫,因此建造堅固的球場也就被規劃為緊急避難所,在各處牆上都掛上這個牌子,標示本建築物的另外一個功能。

迎著光芒經過隧道走進場邊,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令人讚嘆的景色。擺脫了baseball only的二代Busch cookie cutter,新的開放式空間為球迷的視野納入了周遭的絕佳景觀,如果站在位於西南角的本壘方向,透過降低高度的外野看台和計分板向外望去,大概是天氣幫忙,整個視野宛如一張室內攝影棚的背景畫布,線條優美的市中心建築物為底,加上由三原色的紅色座椅,藍色天空,綠色草皮,點綴上白白的雲朵,除了breathtaking,spectacular,我不知道還能怎麼形容,看了立刻心曠神怡。

一坐下就發現計分板上有一個區域出現字幕,所有播報員所講的戰況或串場內容都同步呈現在上面,是否為聽障者所設計不得而知。外野座位看起來層次非常多,可能是屬於餐廳或是特殊的包廂,而三壘側上方第三層看台掛著一個 Big Mac的標誌,如果有選手擊出球打中標幟,麥當勞就得大請客,現場人人有份,但感情那是比大魯閣的鑼聲響起來的機率要低的多,所以趕緊張羅自己吃的東西比較實在。費了一番功夫才找到藏在角落的Pretzel dog來充饑,而歷經過Coors 和 Miller,到了這理所當然也得要捧一杯Budwiser才算完整。覓食的過程發現裡面保留了許多像手動戰績記分板等舊Busch保留下來的東西。

紅雀號稱擁有全美素質最高的球迷,雖然沒有完整的比較樣本,但以目前所見,其實與這樣的形容也應相去不遠,這裡一向以有全大聯盟裡最忠誠的球迷而聞名,實際感受,應是名符其實。也因為支持者基礎廣大穩固,加上Redbird Nation熱情死忠,紅雀主場的門票一向也是洛陽紙貴,不怎麼好買。

而這個球場最恐怖,與我曾見過的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處就屬他的超級大紀念品商店了,要應付全國數一數二死忠的球迷,的確也是需要足夠的商品才行,裡面空間廣大,商品種類之多樣,可以讓男女老少,各個階層的人都能滿意。而裡面擁擠不堪,寸步難行,當下的氛圍似乎有沒買不準走,不買是叛徒的那麼一點味道。而事實上也好像如此,站在球場裡,從老太婆的皮包,仕女的洋裝,嬰兒的襪子,一片嫣紅的程度讓我等少數身上不帶紅色的人竟產生有點無地自容的羞愧,主場球迷行頭的一致現象實在令人稱奇。

由於是跨聯盟戰,對手是同州美聯的皇家,一紅一藍更增添了眼前原本繽紛的色素,害我狂殺記憶卡,可能是Albert Pujols進了傷兵,比賽無法延續過去兩天的煙火秀,紅雀也吞下敗仗,我和同行友人爛在看台上,不停讚歎美景當前,欣賞美女如雲,舉杯慶賀他進了HASS,聽著第七局播放的Budweiser Jingle,聊起心事,這個週四溫暖午後的時光,和我對初到這個地方的印象一樣,非常悠閒溫馨。

經歷一整天的相處,發覺Busch Stadim在本身硬體結構設計上其實並無太大特色,只是HOK Sport(現已改名為Populous)另一個千篇一律的作品,特別是外觀,但是裡面色彩鮮艷活潑,而真正賦予它彩色生命的應該是這裡的球迷吧。這個旅行至今已將近屆滿一年,我到現在還是非常想念站在球場裡的那一天,沒關係,今年夏天又可以在明星賽轉播裡看到她許多美麗的身影。

我真的快要用上一整年的時間來寫六天的遊記了,真了不起,呵呵。


Budweiser Jingle

busch5
地面上舊Busch Stadium外牆原址記號

busch6
為什麼要來球場剪頭髮?

busch7
從來沒有看過規模那麼大,商品種類那麼多的Team Shop


Visited Date: June 19, 2008. 1:15pm <br>
Seat: Sec 339 Row 6 Seat 12 <br>
Game: <b>Royals</b> 4, <b>Cardinals</b> 1<br>
WP: Z. Greinke (6-4) S: J. Soria (18)<br>
LP: B. Thompson (1-2)<br>
HR: KC - M. Teahen (7), STL - R. Ankiel (11)

同時貼於此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paul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